



2025年9月24日下午,能动系于机电楼A311会议室召开了“严守八项规定,强化师德师风+基层教学组织研讨”系列活动之“课程思政暨智慧课程专题研讨会”。教学副院长王利军、教授委员会主任宋正昶、能动系主任张保生及能动系全体教师参加,邀请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郝杰参会,会议由张保生主任主持。
会议伊始,张保生主任简要介绍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暨智慧课程整体建设进展。教学副院长王利军强调今年1月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提出“以教育数字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江苏省教育厅4月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指出人工智能融入课程教学是大势所趋,未来的国家级课程一定与“智慧课程”相关,要结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现有课程建设基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智慧化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全面融入教学环节。
在智慧课程建设经验分享环节,韩东太教授以《能源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为例,从课程网站架构、图谱构建、课程与平台联动、师生互动、教学资源整合等多维度,系统介绍课程智慧化改造的实践路径,同时结合自身教学案例,指出当前课程在学生导入、课件库、智慧程度、考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平台功能优化建议。李德玉副教授以《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为例,围绕图谱建设、AI课程助教、作业管理和考试智能化命题等介绍了课程建设运行情况,提出了优化智慧课程习题梯度设计、完善考试评价指标体系等具体思路。
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郝杰作智慧课程建设经验分享。郝杰副教授以“智慧树AI知识图谱赋能医学软件工程智慧教学”为主题,从四维一体课程架构、AI智慧树平台在医学软件工程领域应用、平台配置和使用、三图联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智慧课程建设情况,并结合翻转课堂实施、头脑风暴教学组织、课程测试智能化批改等真实教学案例,提供了可借鉴的智慧课程建设方法体系。
智慧树平台专家孙晓姗从技术支撑视角,介绍智慧课程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包括教学空间搭建、优质课程资源对外共享、联网搜索大模型嵌入、学生个性化路径生成等,同时针对平台实际应用中的痛点,在教学模型动态调优、课程专属指令设置、师生机互动、智能教学体构建、智能点评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本次研讨会还特别邀请了三位学生进行智慧课程教学反馈。智慧课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教学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2级学生陈希琳、刘函和《工程流体力学》教学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3级学生刘碧玉,结合自身智慧课程学习体验,从课程反馈、课程目标达程度、习题匹配度、学习频次和时长合理性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会议最后,参会教师围绕智慧课程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调整、软件功能优化、教案智慧化改进、智慧教学背景下教师主导权与学生主体性的角色平衡等议题展开研讨,形成多项共识。王利军副院长结合会议内容,鼓励能动系教师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快智慧课程建设落地节奏,真正实现智慧教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作用。